三五互聯自食瘋狂擴張“苦果”:雙殺與被拋棄 |
|||
|
|
|||
發布時間:2013-3-13 9:57:30 |
|||
“用35Pad,贏取心動女生;用35Phone,贏得商業先機。”在三五互聯(300051.SZ)的廣告中,江蘇衛視主持人孟非似乎頗為享受來自云計算的便利。 三五互聯的產品與服務,在用戶的婚姻和事業方面能否帶來幫助或許無從知曉,但可以肯定的是,作為福建首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上市剛滿三年卻讓其投資者頗為“操心”。 公司近日公布的2012年凈利潤僅有295.84萬元,同比大降88%;公司股價截至昨日報8.35元/股,與上市首日收盤價11.98元/股(前復權,下同),市值蒸發30%。分析人士認為,“雙殺”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歸結于其瘋狂的擴張,以及新產品的“不靠譜”。而在同時,公司在二級市場也遭到了股東的“拋棄”。 “雙殺”與“被拋棄” “向銀行貸款150萬元進三五互聯,我慘了。”“持股十天跌了18%,恨死了。”三五互聯的投資者這樣抱怨著。 三五互聯帶著福建省首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光環”,于2010年2月11日登陸創業板。但上市之后,其股價和業績的“雙殺”令“光環”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失去了光澤。 從股價上來看,自上市首日以11.98元/股收盤,之后經歷了一段新股“蜜月期”,2010年4月初達到了17.93元/股的歷史高點,之后便一路震蕩向下,到停牌前最后一個交易日(2月1日)的收盤價為8.35元/股,“破發”達三成,距離最高點的市值更是累計蒸發超過五成。 而比股價更讓投資者揪心的是其業績的節節敗退。三五互聯的招股書顯示,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凈利潤分別較前一年同比上漲8.79%及23.12%,而到了上市當年的2010年,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漲幅已收窄至1.14%,2011年即“變臉”為下降近三成,而據其2月底所發布的2012年度業績快報,在2011年下降三成的基礎上,其未經審計的201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進一步下降88%,僅有295.84萬元。 “從互聯網公司的業務性質來看,由于先期需要免費開放體驗、吸引客戶再考慮盈利模式,因此收入增長比利潤增長更為重要。”一位互聯網行業資深研究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股價和業績的“雙殺”使得公司在二級市場上被投資者“用腳投票”的情況接踵而至。 在今年1月29日,三五互聯發布了業績下降的預警,而在1月初,三五互聯突然現身大宗交易平臺。深交所資料顯示,2013年1月9日,三五互聯以7.00元/股成交600萬股,成交金額4200萬元,賣方營業部為招商證券深圳益田路免稅商務大廈營業部。事實上,這次大宗交易距上次已相隔一年多的時間。巧合的是,從三五互聯的股東資料來看,其法人股之一深圳市彩虹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住所正是深圳免稅商務大廈,而2012年三季報顯示,其正好擁有600萬股。 除了法人股東急于“跑路”之外,機構投資者似乎也越發不熱愛這只股票,在2012年的每個季報里,機構投資者都像“走馬燈”似的變換,似乎不太愿意在三五互聯身上做長線投資。“說實話,我們都不太關注這個公司,業內關注這個公司的也非常少,沒有賣方的覆蓋,我們買方就更不會去關注了。因為覺得這個公司前途不明朗。”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對本報記者稱。 自食瘋狂擴張“苦果” “從三五互聯這兩年發展的情況來看,急速的擴張是其業績下滑的最重要原因。”上述資深行業研究員稱。 上市伊始,三五互聯系基于云計算SaaS模式,重點面向中國中小企業客戶,主推企業郵箱、電子商務網站建設、網絡域名、辦公自動化系統(OA)、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等軟件產品及服務。在三五互聯看來,SaaS代表著軟件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不過東海證券在當時就發布研報認為,域名注冊、網站建設以及企業郵箱作為互聯網最基礎的應用業務類型,隨著互聯網在我國近10年的發展,已經進入平穩發展期。CNNIC數據表明2009年我國域名總數、.com域名數量、.com.cn域名數量以及網站數量同比增速分別為-0.1%、1.6%、-14.4%和12.2%,較2008年同期數據出現較大降幅。同時,此三項業務的門檻較低,競爭較為充分,區域特征比較明顯。所以,東海證券認為三五互聯傳統的三項主業收入未來增速有限。而公司新的OA、CRM業務在2010年、和2011年對公司業績貢獻有限,而其未來的發展則由于該領域已有的競爭壓力,前景不容太過樂觀。 盡管如此,作為較早登陸創業板的股票,尚在“炒新”熱潮內的創業板也使三五互聯的上市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公告顯示,其以34元的發行價獲得實際募集資金凈額4.15億元左右,其中超募資金2.68億元左右。 拿到募集資金之后,三五互聯就此開始了瘋狂的擴張之旅。華泰證券2010年的研究報告顯示,三五互聯在2010年上市當年的半年內就新設分公司7家。同時,三五互聯通過自主研發,逐步推出了35Pushmail、35PushOA 等云辦公服務,以及基于云服務的智能移動終端35Phone 和35Pad。 不僅內延性擴張驚人,約2.68億元的超募資金更給三五互聯外延性的“跑馬圈地”增添了雄厚的資本。資料顯示,2010年10月及2011年2月,三五互聯分別用2590萬元及計劃使用7481.24萬元至9911.24萬元(截至去年11月已支付5900萬元)收購郵件系統供應商北京億中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億中郵”)70%股權及移動電子商務領域的北京中亞互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亞互聯”)60%股權。并于2012年9月終止了原投募計劃“CRM管理軟件項目”而用當中的2673萬元收購了億中郵27%的股權。僅這兩項的收購就占到了超募資金的約40%以上。 至此,三五互聯已不滿足于企業郵箱、域名、網站的主業,而將觸角伸向了移動電子商務及移動互聯領域。 盡管在收購初期三五互聯對這兩家公司寄予了厚望,但無疑事與愿違。在三五互聯收購如火如荼的2011年,有業內分析師就質疑其“跑馬圈地”將面對“外延式發展不確定性風險”,果然在2012年一語成讖。三五互聯在解釋2012年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中就有億中郵和中亞互聯并未做出“應有的貢獻”。 從2012年半年報來看,億中郵和中亞互聯2012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比下降41.37%及7.86%,凈利潤則分別較2011年同期下降266.78%及83.08%。 三五互聯董秘楊小亮對本報記者稱:“億中郵業績下滑的原因主要在于2012年國內經濟增長下滑,億中郵部分客戶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客戶取消或推遲了內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亞互聯業績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前兩年主要客戶管理層出現較大變動影響原有業務的增長。” 而對于三五互聯的外延性擴張對公司的影響,上述資深行業研究員認為,并購并不是互聯網企業的出路。“互聯網企業最重要的是商業模式,關鍵是誰能把握住用戶,而不是靠收購來簡單做大。”他稱。 突破在哪里? 騰“云”駕“務”是三五互聯倡導的理念,“云”是指云計算模式,“務”是指全面、一站式的互聯網應用服務。在此基礎上,三五互聯研發了35Pushmail、35PushOA等云辦公服務,并在2011年下半年推出基于云服務的智能移動終端產品35Phone手機和35Pad平板電腦。 在三五互聯董事長龔少暉看來,云計算是根基,云+端能給客戶帶來最佳體驗,因此為了移動終端產品,三五互聯于2011年7月和9月分別宣布動用超募資金中的1020萬元及1億元進行投資建設,并分別設立了控股公司廈門三五互聯移動通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三五通訊”)及全資子公司 天津三五互聯移動通訊有限公司(下稱“天津通訊”),截至2012年上半年末已分別投資1020萬元及3500萬元,且與廈門友派通訊有限公司(下稱“友派通訊”)簽訂協議,授權其作為全國總代理。 按照定義,云計算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資源(硬件、平臺、軟件)。提供資源的網絡被稱為“云”。“云”中的資源在使用者看來是可以無限擴展的,并且可以隨時獲取,按需使用,按使用付費。 而在上述資深行業研究員看來,三五互聯的“云計算”是“噱頭大于實質”。“云計算確實是行業未來的趨勢,可能使電腦主機成為歷史,只需要顯示終端。但這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他稱。 也許畢業于硬件專業,并在硬件行業從事多年的龔少暉沒有想到,當時豪言壯語推出的移動終端產品并沒有獲得預期的成功。 2012年半年報顯示,移動終端產品的毛利率為26.68%,遠低于企業郵箱、網站建設等公司傳統的主營業務,拉低了公司整體毛利率。而天津通訊2012年上半年的凈虧損為-10.9萬元,三五通訊同期更是凈虧損-1427萬元。 楊小亮對本報表示:“我司移動終端業務尚處于投入階段,研發及市場開拓投入較大,暫未產生正效益,導致該項業務毛利率較低。” 如果毛利率低和子公司虧損尚屬初創期的合理范圍,那么公司在2012年半年報中對2011年剛剛推出的移動終端產品計提大量存貨跌價準備就頗有“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感覺。半年報顯示,2012年上半年三五互聯計提了511萬元的存貨跌價準備。楊小亮并沒有正面回應本報記者關于計提存貨減值的問題,公司僅在2012年業績快報中表示,“根據移動終端市場變化情況,公司對部分存貨計提跌價準備”也是三五互聯對凈利潤下降的解釋原因之一。 同時,三五互聯亦宣布終止與友派通訊的合作。而當本報記者致電三五互聯移動終端銷售電話時,工作人員告知35Pad已停止對外銷售。 但楊小亮仍稱:“目前公司移動終端業務并未停滯,公司仍然看好移動終端未來的市場發展前景。” 現在,三五互聯正處于從2月4日起漫長的停牌階段,而停牌原因正是資產重組。雖然三五互聯對資產重組情況諱莫如深,但無論如何,這對于三五互聯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大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11日,三五互聯有大批限售股已被解禁,其中涉及大量自然人股份,在復牌后,三五互聯股票面臨被大量拋售的風險。“希望公司的資產重組不是為了拉高股價以使大股東套現。”上述資深行業研究員說。 |
|||